创作心得

◆个人的戏剧经历◆

作者:刘南芳

自中学时代开始,对传统戏曲产生兴趣,1985年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,进入中文研究所就读,当时内台歌仔戏班「拱乐社」的剧本资料被发掘,我也参与了一些整理工作,并以「拱乐社」的研究为做为我硕士论文的题目。

在1986至1988年间,我访问了「拱乐社」的经营者陈澄三先生、以及部份当时「拱乐社」的艺人,同时我也花了许多时间看外台歌仔戏,尝试去了解外台歌仔戏的结构、表演风格,希望能找出和当时内台歌仔戏的一些联系;在这些调查和观赏的经验中,使我对于歌仔戏从好奇而喜爱,从陌生中建立起研究的热情。

1990年我在国家剧院的小剧场制作了九场「歌仔戏示范演出及讲座」,第一次尝试在剧场里招聚演员、修编剧本、以及做公开的表演。1993年在国家剧院制作了歌仔戏《陈三五娘》,藉由黄以功导演和聂光炎老师的协助,让我认识了剧场,从此我在歌仔戏界的工作,便朝著研究、编剧、和制作这三个方向进行。

1994年我和「薪传歌剧团」合作了《山伯英台》,1995年我成立了「台湾歌仔戏班剧团」,和大陆歌仔戏创作人员共同合作,推出「海峡两岸歌仔戏联合实验剧展—李娃传」,第一次尝试将两岸的音乐和表演风格结合,并就这次演出发表了一篇论文。

这逐渐成为我的一种工作模式。我对歌仔戏的研究,使我对于歌仔戏的将来有一些规划,而我希望从不断的实验、和执行演出中,找到歌仔戏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可能性。我因著这样的理想而愿意辛勤的工作。

1995年我的写作遇到一些瓶颈,因而暂缓了剧场的工作、将重心更多移到研究方面,一直到1998年间,参与了「海峡两岸歌仔戏创作研讨会」、和「新加坡歌仔戏交流研讨会」的规画与执行,这两次学术研讨会在歌仔戏盛行的厦门和新加坡举行,活动内容包括了学术研讨会、剧目展演和展览等,我看到了歌仔戏在历史发展中融合当地文化的可行性。

在这些研究工作之中,深深感觉到台湾歌仔戏界专业人才的缺乏,因此在1997年至2000间,我在文建会和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办理了「传统戏曲编剧导演人才计划」以及「歌仔戏编剧导演人才培养计画」,并担任计划主持人的工作。

1995年《李娃传》演出之后,一直到2000年,我的创作不多,但是我希望自己可以从「修编剧本」到全新「创作剧本」,这段期间编导班的课程给予我莫大的帮助,从许多学有专精的编导前辈及剧场专业工作者当中,我进一步认识了戏曲舞台、吸收了大陆的经验、成为自己创作的养份。2000年我以歌仔戏《桃花过渡》得到了国家文艺基金会的创作补助,使我得到了很大的鼓励。

2001年以后,我又转回了歌仔戏编剧和制作之路,在这些工作知识的累积之后,我对于外台歌仔戏又有了新的看见,这和我当研究生的时候是不一样的;我看到外台歌仔戏保存的是非常宝贵的歌仔戏资源,从前我只能约略的感觉,而今我可以分析解释出来。

因著工作经验,我进一步认识了台湾歌仔戏中「活戏」的特质,我深深感受到这种「活戏」创造过程中的魅力,以及他在舞台上的渲染力,对于外台演员的表演方式,我也有了更多的掌握。我的创作开始朝两个方向进行,一方面我在剧场制作文学气息浓厚的《长生殿》,另一方面,我深入外台歌仔戏班整理传统歌仔戏剧目,和他们一起排练,让演出规范化,希望他们重视剧本和排练,成为工作上极大的考验。

2001年以来,我跟著台北的「新樱凤歌剧团」、「鸿明歌剧团」、「民权歌剧团」参加了「外台歌仔戏群英大汇演」,「台北市地方戏剧比赛」…等等大型的公演式演出,我写剧本、修编唱词、和他们一起排练,将我过去的学习实践出来,在演出时我也成为这些剧团的「舞台监督」。在我进入歌仔戏界十五年之后,我全然成了歌仔戏的民间艺人,我认为这是我在歌仔戏界最大的成就。

回顾我的「歌仔戏经验」,我制作过古老的《陈三五娘》、《山伯英台》、《薛平贵与王宝钏》,编写过咬文嚼字的《李娃传》、《长生殿》,我也把「胡撇拉戏」《水萍怪影》带入现代剧场,在绘画软景营造的演出空间中、伴奏著电子音乐,回复内台的流行音乐风格…。至今,我依然想著台湾歌仔戏应该如何发展,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拥有可以生存的竞争能力。

台湾歌仔戏在传统戏曲中走的是一条非常不一样的道路,因著台湾社会快速的变迁,因著歌仔戏的「商业机能」、以至于我们对本土文化观念的改变,歌仔戏在发展上拥有比其他地方戏曲更大的可能性、以及更宽广的进步空间。多年来我的创作不断地的实验著我的想法,我的探索也经历了许多实务工作的验证。而今我回顾我过去的研究,我希望在内台歌仔戏和外台歌仔戏的衔接上做更清楚的认定,我认为应该找出台湾歌仔戏自身发展上的特性、重视这个剧种的演出规律、发展传统歌仔戏演员的表演能量,我们才能在求新求变、求发展、求提升之中,不至于一路倒向大陆剧种、或是一味的「复古」、把歌仔戏「民俗化」,而否定过去的民间艺人辛勤的耕耘、忽视他们在求生存中的智慧结晶。

工作到了一个阶段,就应该总结自己的经验,应该透过阅读、研究、学习与问学,调整自己工作的脚步、找出自己的盲点、提升自己学习的智慧和能力,这是我之所以想再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