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作者:劉南芳
《天下第一家》是歌仔戲傳統的「古路戲」,之所以稱為「古路戲」而不稱為「古冊戲」是因為這個戲是一般民間傳說,並無法考證出確切的朝代、和人物依據,劇中托之於明朝正德皇帝,是一種權宜的說法,劇中高家從高福祿以降,到萬、壽、無、疆這五代的人物都是虛名,因此我將這齣戲劃分在「古路戲」的範圍之內。 這齣戲原本分為兩大段落,第一段是敘述朱文孝家境貧寒,上山砍柴到街上販賣,因在李總兵府花園外休息,吟詩一首為小姐李千金聽見,透過丫環小玉上前相問,才知道文孝是讀書人,千金心生愛慕,為了幫助他,用十二個錢買下文孝的一擔乾柴。誰知正德皇帝微服出遊,遇強盜打搶,失落錢袋,付不出店租,文孝經過客店,用十二個錢為正德解決困難,正德見這個青年忠厚誠懇,隨他回家,只見朱家十分清貧,文孝與母親相依為命,勉強渡日。正德於是將手中蘇白扇交與文孝到總兵府提親,總兵見天子筆跡,親身來朱家迎接,正德已經離開,於是李總兵將千金許配文孝為妻。 第二個段落是正德聽說當地的高家人稱「天下第一家」,心中好奇前去查訪,才知高家五代同堂,父子都是進士、狀元及第,十分罕見,因此正德親封高家為「天下第一家」。 原劇中這兩個段落是互不相關的,關於「佳人花園贈金」、「市井小民為皇上解圍」這樣的故事情節在傳統老戲、像是《天下財王》…這類劇目中也十分常見。一般這種戲是做為吉慶戲,因為劇中只有才子佳人、帝王富貴,沒有啼啼哭哭、或是打打殺殺的情節,最後又有高官顯爵的團圓收場,有祝賀賜福的意義,因此即便是劇情平淡,在舞台上也是上演不衰。 這次鴻明歌劇團選擇了這齣戲來加以改編,他們希望能保留這種吉慶的意味,和大團圓的富貴氣象,但是這樣的「吉慶戲」整個劇情和表演上都太過薄弱,如果只靠一些唱腔的堆積、實在難以吸引觀眾的目光,如何讓這個戲豐富起來、又能保留原劇的重點,我著實費了一番功夫。 首先我希望為這個戲立個主題精神,那就是「五代同堂雖罕見,子孫不肖也枉然」。一般人認為只要是「五代同堂」就很好了,但我希望把「五代同堂」的精神層次再往上推高一點;這就像一個人長壽固然很好,但是如果身體不健康、生活內容貧乏,那麼活得再久又有什麼意義?從這個立足點開始,我重新虛構了高家的故事。在這個重新架構的情節中,要讓朱文孝、正德君、李千金這些人和高家有所牽連,前因後果糾結起來、環環相扣,讓原本兩個各自獨立的段落、透過新的整合而融為一體,這樣才會像是一齣完整的大戲。 這個虛構的情節是以「修海波堤」為中心來開展,因著「修海堤」,文孝和母親三娘分散、和千金見面、又救了正德君;也因著海波堤,正德君和高家父子加入在整個劇情中,顯得十分自然,不造作,在「君臣巡海堤」時又可以做為「表演場」,豐富原劇的表演,可說一舉數得。 過去的演出喜歡偏重演員唱腔和身段的表演,故事情節常常習於舊套、或是出現不合理的情形;新編劇在處理傳統戲的時候,必須在故事的合理、以及戲劇節奏的處理上加強,要讓表演和劇情充份融合,不要讓豐富的表演放在一個鬆散的劇情中、去考驗觀眾的耐力。 其次所謂「修編」就是要保留原劇的風味,而不是重新去創造一齣新戲,就像在《天下第一家》當中,將「修海堤」的新情節,和原本的「花園贈金」、「為皇上解圍」、「五代同堂」…這些舊情節加以調合,要讓觀眾不覺得看的是一齣新戲、演員也不覺得演一齣新戲;這種調合的結果必須「自然」,但是這個過程要非常「人工」、也要非常的「費工」,這是傳統戲修編時一個很重要的考量。 在新的情節架構之下,人物也顯得比較完整、有個性,特別是以「十兩銀」拉出了三娘這個含辛茹苦的「寡母形象」,以「巡海堤」突顯了高無公正無私的「清官形象」,還有加入了高疆夫妻好貪小利的小人物感覺,都能豐富原劇的色彩。最後就是唱腔的安排與處理,我將原本花園中的雜唸調改為都馬,將雜唸調用在文孝與皇帝的對唱,而將七字調留給正德君和三娘做為主要表現的曲調,這樣音樂情緒有一種區隔,也感覺活潑有變化。 「鴻明歌劇團」以演出傳統「古冊戲」和「古路戲」最為擅長。劇團中的演員幾乎都是一流的唱將,生角以許秀琴老師為首,包括了沈花梅、和從前「勝珠歌劇團」的當家小生洪淑珠三足鼎立;在旦角方面除本班中的當苦旦王麗雲之外、這次又加上外請來的杜玉琴老師,觀眾可以在劇中許多大段的唱腔中一飽耳福。特別推薦劇中三娘和正德君一段「下四管七字調」的對唱,這是從前十分流行的一種唱法,低沉哀怨、如泣如訴,我已經很久沒有聽到舞台上有人演唱了,這次排戲的時候,每次排到這一段,總有人在旁駐足流連,可見得這種唱腔特殊的感染力。 整理老戲除了劇本立定之外,導演的處理更是重要。傳統戲班編導幾乎都是集中在一人身上,但是編劇只能「說」故事,很少有能力來「演故事」,要讓每個演員的動作到位、場面活潑,還要讓表演恰如其份的展現,需要有導演的設計和安排。導演可以讓演員個人的特色融化在整體戲的特色之中,這種全面的掌控能力對台灣的歌仔戲班習於「活戲」的傳統而言、尤其重要。這次鴻明歌劇團第一次和劉光桐導演合作,演員不論戲份多寡、都深刻地感覺到「排戲」的重要,這是光桐導演的功勞;因為一個好的導演、他的能量在排練場中是默默展現的,當他的能量足夠時、就清清楚楚的影響了演員、改變演員的觀念。 這個劇本交到光桐導演的手中時,他是非常不滿意的,但是他還是耐心的設計了每個演員的身段,在平穩的劇情中、利用建立角色的特性來為全劇加分,像是朱文孝不時表現出來的「窮秀才」造型,還有最後一場阿公阿嬤的舞蹈…等等,這些細膩的安排,演員是第一個直接感受到的,並且由衷能產生出認同感,這種發自內心的體驗、其效用更甚於任何學理上的大聲疾呼。導演的功能可以被民間劇團接受與認定,這是我認為在這次演出中最有進步、也最值得高興的一件事。 2002年4月19日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