禱告信

◆【禱告信】船要對著頂頭的風◆

作者:劉南芳

門徒說:我們不過有五個餅、兩條魚…
路加福音9章:13節

2002年我第一次下南部準備和雲林的教會、文化局接洽演出福音歌仔戲的事,當時雲林文化局局長士林日揚(也就是作家古蒙仁),我在辦公室撲了個空,後來到了虎尾才找到,原來他和縣政府的局處首長們按照道教的良辰吉時、一起參加虎尾中元普渡的祭拜。

過去我一直住在台北,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大規模的普渡,政府出錢蓋了三座巨大的神壇,在整個七月份讓當地民眾來這裡拜拜,他們一直告訴我這是台灣最正統的道教儀式、虎尾的普渡在南台灣最具代表性,所以政府前後花了一百多萬來辦「中元祭」。附近香煙繚繞、人們絡繹不絕,供品一桌換過一桌,燒金紙的灰塵瀰漫在夜空,夜色變得更加朦朧。

我當時有點憤怒,我想我們這麼好看的大戲要申請八萬、十萬如此困難,他們卻肯花一百多萬來建神壇!和局長談完、聽他解釋這些儀式之後,我又隱隱覺得很不安,這位局長是台灣年輕一代有名的作家、是知識份子中的菁英,而他也強烈的認為普渡祭祀,是我們傳統的、應該善加保存的文化。

從此之後,我想到那個煙霧繚繞的夜晚,心中就十分不安。

2003年台北長老教會的「七星中會」邀請我們在平安七月演出《百里名醫》,當時基隆的柯從心牧師別為「平安月」寫了很多四句聯,並且親自上台演唱。那個安靜的夜晚,大安公園從舞台前的座椅到草坪上坐了兩千人左右,成為一個很特殊的「七月記憶」。但是後來再也沒有教會邀請我們在平安月演出。我也習慣在聖誕節的時候、大家喜氣洋洋、溫馨的的看歌仔戲,沒有再想過平安月的事,直到今年。

今年我受邀寫了很多篇關於「福音」和「歌仔戲」的文章,也催促我思想了這幾年在各地演出歌仔戲的經驗,原先我只想透過歌仔戲的表演,讓許多平常不容易進教會的人、來到教會、認識教會也認識福音;但是我漸漸發現,福音歌仔戲也是一個很好的管道,「歌仔戲」幫助教會可以站在「文化」的立場和我們自己的文化溝通,我們站在百姓的中間,這是他們熟悉的舞台、熟悉的音樂,我們可以和他們對話,而「戲劇」是社會最好的老師。

因此我們更應該站在本土的文化節期之中,表達基督徒的立場!

感謝主!今年的中元節,我們來到了基隆,將要搭起這一個對話的平台!

農曆七月、是許多台灣百姓心懷畏懼的日子,從現代都市中宏偉的科技大樓、到偏僻鄉鎮的村落市集,家家戶戶焚香頂禮,祈求鬼月到來的平安。聖經教導我們:上帝所賜的平安,不像世人所賜的;我們希望透過福音歌仔戲的演出,站在文化的視角、宣告台灣的七月是上帝所賜的「平安月」。

在歌仔戲演出之前,我們希望和教會一同特別為「平安月」設計一個「平安祈福禮拜」,我們要用「歌仔調」編作詩歌、要用台語「唸歌」的形式,說上帝的平安有什麼不一樣!

我們願意站在百姓的中間,不為了指責他們的迷信,
而是安慰他們心中的恐懼,
報告他們有一位賜真平安的神、祂已經來臨!
我們的力量微小,但是我們有萬軍之耶和華!
有人靠車、有人靠馬,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!
求神幫助我們衝入敵軍!幫助我們跳過牆垣!讓我們的膀臂能開銅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