禱告信

◆【禱告信】放棄仇恨、選擇饒恕;宣告平安!◆

作者:劉南芳

你的民若奉你的差遣,無論往何處去、與仇敵征戰,向你所選擇的城、與我為你名所建造的殿禱告;求你從天上垂聽他們的禱告祈求,使他們得勝。
歷代志下6章:34-35節

7月13日我參加了基隆地區「平安月歌仔戲」第一次的籌備會議,當天晚上我到了暖暖聖光堂,譚牧師決定了暖暖地區8月11日的演出;7月14日一早我拜訪了台北靈糧堂萬華福音中心,和謝牧師、胡牧師分享平安月演歌仔戲的想法;然後7月15日我到了基隆教會新堂,在主日介紹平安月演的歌仔戲,鼓勵弟兄姊妹的參與、禱告、和奉獻…。

我像是一個勘查戰場的人;我眼看著我們的戰線將要從暖暖、基隆、接近可以延伸到台北,必須做好征戰的準備;我又像是個謹慎的斥候兵、我希望詳細瞭解當地的地勢、氣候、土壤、…,讓後方的弟兄姊妹更清楚的為我們禱告,然後這幾天我在基隆、在萬華瞭解到了很多我從來不知道的事。

基隆地區為什麼有這樣歷史悠久的普渡傳統,主要肇因於咸豐年間大規模的「漳泉械鬥」和「鼠疫」的橫行。

咸豐元年(西元1851年),暖暖地區以安溪為主的泉州人、和基隆地區的漳州人在「舫頂」爆發一次嚴重的衝突,雙方死傷慘重,其中有108名死者分不清面貌、無法確定是漳州人或是泉州人,只好共同埋葬在出事的地點,也就是今日暖暖、和基隆之間的「南榮公墓」。當時械鬥的武器不外乎鋤頭、鐮刀、木棒…,會到分不清死者面目的結果,可見得雙方交戰的慘烈。

為了弭平族群的械鬥,有漳泉的仕紳出面調解,希望以「字姓」為主舉辦中元普渡,讓「血緣」關係、代替「地緣」關係,也就是:不管漳州、泉州,都有姓「陳」的人家,那麼就以姓氏作為「血緣」聯合的證明,而不要再管祖籍、地域上的區別。後來這些骸骨幾經遷移,最後座落在現今基隆安樂路的「老大公廟」,成為每年七月「開鬼門」、「關鬼門」祭典的場所,至今已經有一百五十餘年之久。

到了咸豐三年,基隆爆發大規模的鼠疫,染者則死,造成了更多無辜死難的人,第二年包括基隆港海防廳長和地方仕紳聚集在「慶安宮」,為求地方平安擴大規模舉辦中元普渡慶典,也是由「字姓」輪流主普(負責普渡事宜),流傳至今。

我聽基隆教會的張嘉鶴牧師說,除了械鬥、和瘟疫之外,日本攻打台灣也是從東北角三貂嶺開始佔領,當時許多義勇部隊在獅球嶺一帶被日軍屠殺;當基隆失守、接下來就是台北…緊接著台灣就面臨著淪陷的命運。基隆像是台灣的咽喉之地,這個地方經歷了太多無辜的死難,使得百姓們心中充滿恐懼,渴求平安。

而當我來到萬華,我才知道,萬華區香火鼎盛的「青山宮」,也是因為咸豐四年的瘟疫流行而創建,至今廟裡的「青山王爺」繞境、是最熱鬧的「艋舺大拜拜」;而萬華地區是北部「漳泉械鬥」的重鎮,因著械鬥才分開了今日的萬華、和大同區。

我讀著這一段又一段的台灣史,又聽著牧師的講述,他說仇恨帶來死亡,而死亡帶來恐懼,因此百姓們不計代價的希望用祭拜鬼神來求得平安。但是「普渡」的儀式只是對未知世界的猜想,活著的人、應該回到仇恨的根源,選擇「饒恕」才能帶來真正的平安!

基督徒要做世上的鹽、要做世上的光,我們希望能呼籲百姓認識「中元普渡」在歷史上真正的意義,真正能安慰亡者、保佑生者的,不在於鋪張豪華的「祭祀」,而在於彼此的顧惜、在這片土地上共存共榮。

「放棄仇恨、選擇饒恕」,在今年的平安月,我們希望藉著「做大戲」來宣告

上帝所賜的平安!從暖暖到基隆,循著先民械鬥的路線…當我們搭起戲台的時候,我們希望基督徒能舉起雙手同心合意的禱告,能同心合意的宣告:希望這塊土地上不要再有仇恨!不要再彼此計較著、分隔著族群,願神的憐憫、神的公義、神的平安降臨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之上!

年年大甲繞境、王爺繞境…,基督徒也喜歡「繞境」,喜歡繞過那些福音的「硬土」,去到容易傳福音的地方…。面對我們的「文化」和「民間宗教」之間的界線日益模糊、混淆,我們不應該再「繞道」而行!如果,如果你看到這封禱告信的時候,也有這樣的看見,也和我們一樣的不安,就請為我們迫切的守望和禱告!

因為你曾以力量束我的腰,使我能爭戰。你也使那起來攻擊我的、都服在我以下。你又使我的仇敵在我面前轉背逃跑、叫我能以剪除那恨我的人。……

耶和華啊,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稱謝你、歌頌你的名。
詩篇18篇;39-40節;49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