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心得

◆個人的戲劇經歷◆

作者:劉南芳

自中學時代開始,對傳統戲曲產生興趣,1985年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,進入中文研究所就讀,當時內台歌仔戲班「拱樂社」的劇本資料被發掘,我也參與了一些整理工作,並以「拱樂社」的研究為做為我碩士論文的題目。

在1986至1988年間,我訪問了「拱樂社」的經營者陳澄三先生、以及部份當時「拱樂社」的藝人,同時我也花了許多時間看外台歌仔戲,嘗試去了解外台歌仔戲的結構、表演風格,希望能找出和當時內台歌仔戲的一些聯繫;在這些調查和觀賞的經驗中,使我對於歌仔戲從好奇而喜愛,從陌生中建立起研究的熱情。

1990年我在國家劇院的小劇場製作了九場「歌仔戲示範演出及講座」,第一次嘗試在劇場裡招聚演員、修編劇本、以及做公開的表演。1993年在國家劇院製作了歌仔戲《陳三五娘》,藉由黃以功導演和聶光炎老師的協助,讓我認識了劇場,從此我在歌仔戲界的工作,便朝著研究、編劇、和製作這三個方向進行。

1994年我和「薪傳歌劇團」合作了《山伯英台》,1995年我成立了「台灣歌仔戲班劇團」,和大陸歌仔戲創作人員共同合作,推出「海峽兩岸歌仔戲聯合實驗劇展─李娃傳」,第一次嘗試將兩岸的音樂和表演風格結合,並就這次演出發表了一篇論文。

這逐漸成為我的一種工作模式。我對歌仔戲的研究,使我對於歌仔戲的將來有一些規劃,而我希望從不斷的實驗、和執行演出中,找到歌仔戲在現代社會中生存和發展下去的可能性。我因著這樣的理想而願意辛勤的工作。

1995年我的寫作遇到一些瓶頸,因而暫緩了劇場的工作、將重心更多移到研究方面,一直到1998年間,參與了「海峽兩岸歌仔戲創作研討會」、和「新加坡歌仔戲交流研討會」的規畫與執行,這兩次學術研討會在歌仔戲盛行的廈門和新加坡舉行,活動內容包括了學術研討會、劇目展演和展覽等,我看到了歌仔戲在歷史發展中融合當地文化的可行性。

在這些研究工作之中,深深感覺到台灣歌仔戲界專業人才的缺乏,因此在1997年至2000間,我在文建會和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辦理了「傳統戲曲編劇導演人才計劃」以及「歌仔戲編劇導演人才培養計畫」,並擔任計劃主持人的工作。

1995年《李娃傳》演出之後,一直到2000年,我的創作不多,但是我希望自己可以從「修編劇本」到全新「創作劇本」,這段期間編導班的課程給予我莫大的幫助,從許多學有專精的編導前輩及劇場專業工作者當中,我進一步認識了戲曲舞台、吸收了大陸的經驗、成為自己創作的養份。2000年我以歌仔戲《桃花過渡》得到了國家文藝基金會的創作補助,使我得到了很大的鼓勵。

2001年以後,我又轉回了歌仔戲編劇和製作之路,在這些工作知識的累積之後,我對於外台歌仔戲又有了新的看見,這和我當研究生的時候是不一樣的;我看到外台歌仔戲保存的是非常寶貴的歌仔戲資源,從前我只能約略的感覺,而今我可以分析解釋出來。

因著工作經驗,我進一步認識了台灣歌仔戲中「活戲」的特質,我深深感受到這種「活戲」創造過程中的魅力,以及他在舞台上的渲染力,對於外台演員的表演方式,我也有了更多的掌握。我的創作開始朝兩個方向進行,一方面我在劇場製作文學氣息濃厚的《長生殿》,另一方面,我深入外台歌仔戲班整理傳統歌仔戲劇目,和他們一起排練,讓演出規範化,希望他們重視劇本和排練,成為工作上極大的考驗。

2001年以來,我跟著台北的「新櫻鳳歌劇團」、「鴻明歌劇團」、「民權歌劇團」參加了「外台歌仔戲群英大匯演」,「台北市地方戲劇比賽」…等等大型的公演式演出,我寫劇本、修編唱詞、和他們一起排練,將我過去的學習實踐出來,在演出時我也成為這些劇團的「舞台監督」。在我進入歌仔戲界十五年之後,我全然成了歌仔戲的民間藝人,我認為這是我在歌仔戲界最大的成就。

回顧我的「歌仔戲經驗」,我製作過古老的《陳三五娘》、《山伯英台》、《薛平貴與王寶釧》,編寫過咬文嚼字的《李娃傳》、《長生殿》,我也把「胡撇拉戲」《水萍怪影》帶入現代劇場,在繪畫軟景營造的演出空間中、伴奏著電子音樂,回復內台的流行音樂風格…。至今,我依然想著台灣歌仔戲應該如何發展,如何在現代社會中擁有可以生存的競爭能力。

台灣歌仔戲在傳統戲曲中走的是一條非常不一樣的道路,因著台灣社會快速的變遷,因著歌仔戲的「商業機能」、以至於我們對本土文化觀念的改變,歌仔戲在發展上擁有比其他地方戲曲更大的可能性、以及更寬廣的進步空間。多年來我的創作不斷地的實驗著我的想法,我的探索也經歷了許多實務工作的驗證。而今我回顧我過去的研究,我希望在內台歌仔戲和外台歌仔戲的銜接上做更清楚的認定,我認為應該找出台灣歌仔戲自身發展上的特性、重視這個劇種的演出規律、發展傳統歌仔戲演員的表演能量,我們才能在求新求變、求發展、求提昇之中,不至於一路倒向大陸劇種、或是一味的「復古」、把歌仔戲「民俗化」,而否定過去的民間藝人辛勤的耕耘、忽視他們在求生存中的智慧結晶。

工作到了一個階段,就應該總結自己的經驗,應該透過閱讀、研究、學習與問學,調整自己工作的腳步、找出自己的盲點、提升自己學習的智慧和能力,這是我之所以想再接受正規學校教育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