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作心得

◆好一个「痴情卖油郎」(上)◆

作者:刘南芳

--写在《卖油郎独占花魁女》演出之前

我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上歌仔戏论坛的网站,开学之后,生活宛如陀螺般旋转。手边「王子复仇记」的剧评已经快要可已变成论文了,就是无法完稿;看完《桂郎君》心中很有感触,也无足够的时间提笔,就这样不知不觉久违了这些个空间。如今我好不容易完成了《卖油郎独占花魁女》的剧本,眼看即将上演,循往例我想努力记录下自己一些工作的心得,同时,这出戏邀请了黎翰江先生来设计了几场音乐,透过他精致的用心、在编剧和音乐创作的合作方面,我颇有一些新的体会,很希望与诸位对于戏曲编剧、和戏曲音乐有兴趣的朋友们共同分享,就不由得再提起笔来。

昨天排完戏,翰江新编的都马调「痴情卖油郎」依然回旋在每个人的心中,在场的演员只要能找到录音机的,都想尽办法录下这段精彩的「都马调」,曲终人散之时,工作人员收拾著场地、仍然念念不忘地讨论著这些个音符。舞台监督一直问我,这么精致的音乐为什么不去做「内台」呢?外台的环境要怎么体现这样的音乐品质呢?到我完稿的时候,他还在烦恼明天的灯光怎么打。我看著文武场这十个人的编制,想像著他们明天要怎么挤在外台的侧幕边,我似乎也很难回答这样的问题;我想凡事总是尽力而为,不是吗?

5月19日「新樱凤歌剧团」即将在中山堂广场演出《卖油郎独占花魁女》,我过去并没有看过这出戏的歌仔戏版本,2005年修王安祈老师的「当代戏曲」课程时,有一个同学比较《占花魁》的各种版本、引起了我的兴趣;我本来预计要去「新樱凤」剧团「说戏」,当成下午场的「古册戏」,但是一直排不出时间,后来「新樱凤」参加「传统艺术季」的甄选时送了这个剧目,因而促成了这个歌仔戏版本的产生。

「卖油郎独占花魁」原本是一篇话本小说,故事叙述金兵南侵、灭了北宋,大批难民逃往江南,莘瑶琴与父母分散被拐骗至青楼卖身,结识了卖油郎秦锺的一段故事。在明代李玉曾依据这个故事编成了《占花魁》的传奇,将秦锺改成了逃难的官家子弟,成了标准的「才子佳人」恋爱剧。上海昆剧团在1990年左右曾将这出传奇改成全本戏、由岳美缇、张静娴主演,其中〈湖楼〉、〈受吐〉这两折戏唱做俱佳,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版本。

在这一段小儿女的恋爱之中,时间进展缓慢,情节和人物架构十分单纯,这种温馨的爱情、其实不适宜太复杂的编织手法,故事只要能首尾连贯、合理即可,但是戏剧的情调却十分重要;在这出戏创作的开始、我们先选择了几个场次,邀请翰江参与了第一阶段的讨论,希望运用音乐情绪来带动戏剧「抒情的张力」、而不仅止于事后的「安歌」,这使我的唱词布局紧随著音乐的布局,开启了我另一种创作的空间。

这次演出能够顺利呈现,多亏了「新樱凤剧团」的陈文亿团长全心的支持,多亏演员的努力用功,尤其是素云真是不眠不休地苦练唱腔;还要万般感谢「头手弦」刘文亮、三弦「金凤阿姨」、翰江自己身兼笛箫伴奏,以及郑如君(笙)、许钧炫(中胡)、张元真(琵琶)、储见智(低音大提琴),还有武场的黄建铭等…所组成的十人小型乐队;在〈湖楼〉、〈良宵〉两场戏中,我们得以做比较细腻的作曲和配器工作,不论成功与否,我们都希望可以呈现对于歌仔戏音乐的一些尝试和努力。

以下就我个人的编剧经验,分「情节与人物架构」、和「音乐与唱词布局」两方面来叙述这次的创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:

一、 情节与人物架构

「卖油郎」的故事主要是呈现秦锺的痴情,他辛辛苦苦积存了一年,才有十两银子足够见莘瑶琴一面,不料瑶琴大醉而归,秦锺殷勤照料,终于赢得美人芳心。在话本小说的开头曾经有这么一段介绍:「年少争夸风月,场中波浪偏多。有钱无貌意难和,有貌无钱不可。就是有钱有貌,还需著意揣摩。知情识趣俏哥哥,此道谁人赛我。」这是讲秦锺的殷勤体贴,胜过有貌有才的读书人,因此才能「有情人终成眷属」。李玉的传奇中横生了许多枝节,但最重要的是让秦锺有「官家背景」,才能「郎才女貌」、才能真正让花魁愿托终身,符合一般人的期待。但是我在阅读这个故事的过程中,觉得最值得描写的是并不是「才子佳人」、而是秦锺的单纯和善良。

秦钟惊艳于瑶琴的美丽,而对于瑶琴的「青楼」背景并没有异样的眼光,因此他愿意努力的存钱、甚至服侍她一夜并不觉得有任何委屈,是秦锺的「真诚」打动了莘瑶琴,而不只是他的「官家背景」、或是「殷勤体贴」而已。因此在歌仔戏的改编本中,我希望拿去「公子」身份、保留秦锺「卖油郎」的朴素身份,这样他和知书达礼的莘瑶琴中间的距离可以拉开,秦锺朴素的性格得以彰显,也符合了「卖油郎」与「花魁女」之间的趣味关系。

歌仔戏版的《卖油郎》舍弃了关于瑶琴的身世背景,并将秦锺改为官家书僮,这样可以避免对于主角的身世有过多的交代、模糊了主题。其次虚构「徐文虎兄弟假扮金兵劫财」这个情节,是源自话本中莘瑶琴一家逃难中的遭遇;这条副线的建立,一开始可以将秦锺引进了建阳城,在剧中制造莘瑶琴「雪地受迫」的危机,最后秦良「缉凶」让恶人伏法,可以为戏中的抒情气息增添一点别样的色彩。

在人物编排方面,九妈、三姐…等都是传统戏曲版本既有的角色,比较不同的是原本昆曲版本〈湖楼〉中的店小二,改为「石磨」一角,让石磨与秦锺在逃难中就结识、情同手足;而「白三姐」源自昆曲版的「四阿姐」,将他们的戏份调重一些,为的是将秦锺「进百花楼」的过程稍做折腾,增加一些戏剧性,也符合这出戏轻松的喜剧情调。《卖油郎》全剧只有单一事件进行,增加了副线之后,我曾经企图将整个故事复杂化,幸好后来和创作人员讨论之后、悬崖勒马。有些戏的确适合「情节复杂」,但是回顾《卖油郎》过去的诸多版本、曾经将这个简单的爱情过程「大量灌水」、增添许多边配人物,但是最后观众爱看的还是只有〈湖楼〉和〈受吐〉这两场精华,其他的情节还是不免流于「交代」功能。

因此「情节复杂」并不是剧中唯一能吸引观众的方法,回到「爱情」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或许还更引人注目一些。但是、这个故事发展是「定型」的,人物个性是「定型」的,甚至谈恋爱的场所、谈恋爱的方式都被「定型」了,面对这些观众耳熟能详、甚至要倒背如流的情节,创作人员还有什么路可以走?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诠释这段爱情、找到属于「歌仔戏」的「新意」?

我认为「音乐」其实是一条很好的出路。

(未完待续)